电动车作为便捷、环保、经济、高效的出行工具,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青睐,目前国内电动车保有量已超3亿辆且还在持续增长,随之暴露的各种管理、安全、质量、违规等问题,给人民的生产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成为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痛点。
今年两会期间,有不少人大代表都提出了电动自行车相关的建议,对于电动车安全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锂电池安全等问题都大有裨益,期待这些人大代表的提议能够得到国家采纳,使得电动车的生产、销售、出行、停放、充电、换电、维修等环节得到升级和改善,让依赖电动车出行的老百姓们无后顾之忧。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尽快出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强制性标准
高亚光提交了《尽快出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标准》的提案,建议国家层面要尽快出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强制性标准,将相关企业纳入公告目录管理,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纳入CCC强制性认证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而保障消费者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保障电池安全,促进绿色出行!
围绕安全、高效的新能源电池有效供给这一话题,张天任提出了以下建议:
1、《关于尽快修改完善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更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促进绿色出行的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修订工作,尽快制订和出台《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2、《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共享电池”新业态安全隐患治理促进理性监管防范系统风险的建议》,建议尽快出台选址及建设规范标准;明确运营机构资质和行业标准;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智能换电柜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监管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建议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标准
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与安全感,同时促进相关企业优胜劣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董明珠建议建立更严格的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具体如下:
1、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标准,如将针刺实验等更为严格的安全测试方法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并根据新材料、新工艺、新特点进行修改相关标准。
2、规范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避免劣质废旧锂电池大规模流入市场。建立相关法规,禁止锂电池的非法供应及改装。
3、明确执法主体,健全综合执法机制,保障动力电池从出厂、使用到回收的全过程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加强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源头管理
陈靖建议,要尽快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进行修订,增加对锂离子蓄电池的过充保护和短路保护要求以及车辆应当具备超速断电功能的要求,改进产品设计,完善“防篡改”要求,从技术上消除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改造空间;制定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整合已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推荐性标准(QB/T 2947.3—2008、GB/T36972—2018),修订为强制性标准,推动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充电标准、协议、接口的统一。
此外,陈靖还建议聚焦生产和认证源头,开展全国范围专项整治,确保产品一致性;要疏堵结合,正视合理需求,鼓励电动自行车及锂电池产品升级迭代,满足多承载、长续航的现实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王士岭:建议强制规划居民小区设置充电设施
王士岭建议:
1、出台或者修改有关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时,强制规划出一定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地点,在停放地点设置充电设施,以智能(换)充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小区或平房院落,街道或者社区应当结合电源条件,在有条件的公共场所、边角地、桥下空间或者支路、次干路边设置公用充电设施;
2、推广在居民小区电梯安装电动自行车阻断系统,如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系统自动识别,发出警报,同时,控制电梯门不能关闭,从而尽可能避免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
全国人大代表、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为电动自行车安上“数字大脑”,护航安全出行
丁磊在《关于强化电动车安全整治 创造安全有序交通环境的提案》中建议:电动自行车出厂前可统一加装传感警报器,危险情况下自动鸣笛警示驾驶员及行人注意安全;针对经营性电动车,考虑推广装有“RFID电子车牌”芯片的专用号牌,联动城市交通智慧大脑,快速捕捉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执法效率。
此外,丁磊还提交了《关于加速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提高我国新能源自主权的提案》,建议充分发挥我国钠资源优势,布局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解决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等问题,提高我国新能源供给自主性;鼓励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探索新能源汽车电池“以租代买”等模式,减少资源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融法院法官厉莉: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管理!
厉莉建议:
1、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小切口”形式推进立法,适时出台《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2、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对电动自行车的违法拼装、加装、改装行为,同时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充电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充电行为及时发现,积极劝阻,坚决制止;
3、加大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管理力度,探索“一车一池一码”,在车主、车辆与电池之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有效衔接生产和使用环节,对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4、推动保险制度在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应用;
5、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探索普惠充电。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体系
陈海仪提交了《关于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议》,提议多部门协同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管理、市场准入、登记管理、路面管理、消防管理、报废回收等环节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打破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壁垒。
此外,她还建议制定专门性规范,弥补执法司法依据缺口,制定一部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律,或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加入电动自行车专章。
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以换代充”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江浩然建议,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隐患,在出台专项政策治理违规电动自行车上路现象的同时,通过“以换代充”这一高效安全的模式来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对换电车型入市采取实质性的鼓励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私人购买换电车型;鼓励有条件的城市试点推广电动自行车换电模式,对换电企业及居民换电行为进行专项补贴,打造全国标杆范本,加快换电模式普及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李承霞: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应在社区增设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