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限重,限速不变!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修订,十大变化引关注!

编辑:芒果文化工作室 发布于2024-09-20 08:09 点击:

重磅消息来了!让行业内外期待已久、密切关注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修订终于迎来突破性进展!

根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现已完成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于9月19日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公开征求意见,并就标准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说明。

与现行标准相比,此次《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做了多方面改进和提升,特别是以下几点标准变化值得所有行业企业、电动车用户重点关注,将大大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合规性:

1、将使用铅蓄电池的整车重量限值由55kg放宽至63kg,有利于提升电动自行车的续航、安全等性能;

2、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去除形同鸡肋的脚踏不仅能够降低生产和购车成本,也更有利于用户的安全便捷出行;

3、强化对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空载反电动势等关键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确保电动机在输入电压达到最高时车速也无法超过25km/h;

4、更改了材料阻燃试验要求和方法,进一步加严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电气回路、电气部件及导线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风险;

5、增加了塑料件占比要求和方法,电动自行车在非必要条件下不应使用塑料件,使用塑料材质的部件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

6、增加了北斗定位和动态安全监测要求,有效助力消费者在车辆被盗后第一时间找回车辆,并提醒消费者识别和处置异常安全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7、更改了防篡改要求和方法,明确了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应具有互认协同功能,从技术上增加篡改难度;

8、增加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和方法,明确要求企业应具有与电动自行车整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等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9、删除了电气强度;

10、删除了无线电骚扰特性等规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此次征求意见将持续1个月,将根据收到的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加快推动审查、报批等工作,争取尽早发布。“新国标”正式发布之后,会给予生产企业6个月的过渡期,用于设计、生产新产品。此外,还多给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便于商贸流通企业消化按照老标准生产的库存车辆。

可以看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此次修订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很大程度上听取了市场反馈意见和人民群众声音,给电动车行业发展和广大用户出行带来了重大利好。

同时,此次标准修订也给电动车行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利于抵制非法改装乱象,预防质量安全隐患,推动电动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雅迪、爱玛、新日、台铃、小刀、绿源、九号、小牛等实力强大的头部企业,将以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对于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