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电动车中小企业遭遇空前困境,出路在哪儿?
编辑:芒果文化工作室
发布于2021-06-08 10:30
点击:次
自1995年中国第一辆电动自行车诞生至今,电动车行业已走过了26个春秋,于挑战、机遇交织的大变局中逐渐走向成熟,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后来的买方市场,也由简单的复制组装到后来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加速迭代,再到现在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洗牌日益加剧,强者恒强的产业格局越发凸显。
尤其是在新国标落地、消费升级的后电动车时代,品牌、产品、技术、渠道、营销、服务等维度都成了整车企业激烈比拼的战场。依托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底蕴,头部品牌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品牌势能上都位于领先地位,占据着近75%的市场份额,而众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则在被不断压缩,二者在终端销量和出货量上的参差可谓冰火两重天。

危机重重的2021年,拥有更强议价能力和产能规模的头部品牌保持着高开高走,于终端市场热销不断、声量暴涨、持续领跑。相反,中小品牌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一车一票即将实施等因素背负着空前的生存压力,竞争优势和产品利润的丧失使得企业倍感煎熬。
难道电动车中小企业只能坐着等死么?显然不是!请相信:只要找对方法,就一定有出路和转机!对此,《电动车第一资讯》提供了一下几点思路,希望能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要知道,雅迪、爱玛、新日、台铃、小刀、绿源、金箭等头部品牌之所以能提前引爆旺季市场,归根到底还在于他们在产品技术、性能、品质上的巨大优势。
譬如雅迪冠能2.0系列、新日超能跑系列、台铃超能系列、小刀长征版电动车、绿源液冷超续航系列、金箭双芯系列等热销爆品,都凭借着领先的核心技术、超强的性能优势、出色的续航表现,直击用户出行痛点,自然赢得了消费者疯狂青睐。

所谓的产能过剩,说到底还是同质化的产品充斥市场,缺乏富有价值的品牌产品,导致消费者不愿意买账。随着消费水平和观念提升,低质低价的产品根本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真正贴近市场、解决用户痛点的电动车产品才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中小企业唯有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保证产品品质和产能供应,才能构建更具价值感、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矩阵,让消费者认可产品价值、接受产品价格,从而跳出同质化、价格战、低利润的桎梏。
再好的产品也离不开营销手段的赋能,尤其是在品牌繁多、鱼龙混杂的终端市场,消费者往往会考虑听说过的、有印象的电动车品牌,缺牌知名度和存在感的品牌很容易被忽视或低估。
显然,从去年开始,雅迪、新日、台铃、小刀、绿源、爱玛等头部品牌都开始大手笔、高节奏地抢占营销制高点,明星代言、综艺冠名、电视植入、高铁广告等层出不穷,声势浩大。中小企业虽然没有庞大资金实力做营销支撑,也应培养和储备品牌营销方面的人才,落实好最基本的地推宣传、广场活动、门店促销,努力加深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门店提升销量业绩赋能引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电动车企业。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同样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确立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和产品定位,开辟属于自己的赛道,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发展之路,唯有洞察先机者方能领航市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有利条件下,中小企业可以因势利导,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洞察市场、做出决断,譬如:布局细分品类市场、发力海外市场、走锂电化路线、探索换电业务等等。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成功的人永远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找借口,中小企业要想转为危机就必须积极寻求新方法、新思路,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坚持不懈地奋勇前行。
你认为中小企业该如何做才能在市场洗牌大浪潮中屹立不倒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